貓咪主食罐、副食罐如何分別?
在照顧貓咪時,主食罐和副食罐的選擇很重要的。主食罐扮演著提供全面營養的關鍵角色。內含豐富的脂肪、蛋白質、水、牛磺酸和維生素等貓咪所需的營養素。對於貓主人而言,挑選適合貓咪的主食罐至關重要,需要留意成分標示、原料來源以及製造地點等因素,確保貓咪能夠獲得最優質的飲食。在本文中,我們將深入探討主食罐與副食罐的區別,並提供如何挑選主食罐的實用建議,以確保您的貓咪擁有健康、美味的飲食體驗。
主食罐、副食罐外包裝的差別?
主食罐外包裝:
- 食材多元:內含脂肪、蛋白質、水、牛磺酸、維生素等貓咪必須營養素
- 容量較大:除了一般80g的,較常出大容量的款式,165g、200g甚至400g
- 歐美進口、英文包裝的罐罐,有的會出現「Complete Food」字樣
- 價格通常比較高
副食罐外包裝:
- 成分簡單:沒有經過營養計算,和主食罐比起來,成份較單一
- 容量較小:大多是80g的小罐裝
- 添加物多:因為作為副食品、零食食用,會添加讓罐罐嗜口性高的成分
- 價格通常較低
主食罐、副食罐有什麼不同?
「主食罐」是經過專業的比例調配,符合貓咪的營養需求,可以做為正餐食用的罐罐,大多是肉泥狀或是肉湯型態。
「副食罐」就好像我們偶爾吃的小點心、零食,通常味道較好;因此,有膠質、氣味濃郁的罐罐,大多屬於副食罐。
不過,上述都只是大概的判斷標準!當然也有主食罐含膠的,也有副食罐但是價格超貴的,所以最主要的觀察項目除了成分是否單一外,還是要確認「營養比例」是否合乎標準!
主食罐的黃金比例
貓咪所需的營養至今仍是一團謎,但有賴於許多學者的努力,讓我們得以越來越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其中最主要的參考依歸,便是根據「NRC」和「AAFCO」的標準所擬訂。
NRC,由美國國家科學院創建的「民間非營利」組織,研究範疇非常廣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有,而其中的出版品當中,也有關於貓與狗的飲食研究。
依據具科學的文獻及研究資料,計算貓狗各種營養素的建議最低需求量、理想量及上限劑量,但這些數據並沒有考慮食品加工後的影響因素。
AAFCO是由獸醫和寵物營養學家、寵物食品廠商組成,根據NRC的準則,考量關於食品加熱及加工後營養差異、人工食品添加劑等層面再調整制訂適合寵物食品的營養規範。
—
補充資訊
*AAFCO:Association of American Feed Control Officials 美國飼料管理協會
*NRC :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
NRC,它是由美國國家科學院創建的「民間非營利」組織,研究範疇非常廣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都有,而其中的出版品當中,也有關於貓與狗的飲食研究。
由於 NRC 所擁有的資源充沛,其提供的文獻參考非常具有參考性質,目前主流的主食規範都是參考 NRC 所提供的營養版本做調整,因此貓奴常視 NRC 的主食規範為寶典。
主食罐怎麼挑
了解貓咪所需的熱量比之後,把它當作挑選主食罐的出發點,再來考慮以下:
1.成份標示、原料來源、製造地點、保存期限是否標示清楚
2.罐頭外觀是否有受損或異常
3.無爭議膠類(關華豆膠、卡拉膠、黃原膠)
4.無添加物(色素、調味粉、香料)
那...副食罐能吃嗎?
當然可以!只要把握是以促進食慾、獎勵為主的兩大原則。
副食罐能幫貓咪補充一些水分跟蛋白質,也能讓主子心情比較好,但長期只吃副食罐,會讓貓咪營養攝取不夠。
在不要讓副食罐比例過高的情況下,兩種罐罐混著餵食,並且貓主子們沒有不適情況,主餐佐以零食調味,沒問題!
願全天下貓奴都可以早日脫離挑罐夢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