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貓照護-小貓餵食入門篇
幼貓照護-小貓餵食入門篇
小貓們軟軟的實在好可愛,但是養過小貓的家長們都知道,照顧小貓有多不容易。總是搞不清楚甚麼時候該餵奶,剛餵完沒多久又一直唉唉叫,好不容易長大一些,吃東西就拉肚子拉稀,沒留意就失溫跟感冒,各種層出不窮的狀況可能讓小貓來不及感受滿貓奴的愛就離開這世界。
正對照顧小貓毫無頭緒的你,一起從這篇小貓餵食指南入門吧!
幼貓0-10個月,餵養小貓的四個階段
1.母乳期(4周以下):2小時餵一次貓母奶或專用奶粉
2.離乳期(4-6周): 一天餵4-6次乳+泥狀食物
3.固態期(6-8周): 一天餵3次泥狀+主食罐
4.成長期(8周-10個月): 一天餵2-3次,罐頭+顆粒
母乳期(4週以下奶貓)餵食注意重點
1.讓母貓餵奶:母貓奶對奶貓來說最營養,但是當母貓過於虛弱或對幼貓產生攻擊行為時則不適合此方式餵食。
2.別讓小貓躺著喝奶:容易導致嗆奶,讓奶水跑進肺臟造成發炎
3.別用滾水煮奶:若使用貓奶粉,滾水會破壞奶粉中的酵素及營養,用50度的水泡奶粉並放涼至38度後再餵食。
離乳期(4-6週奶貓)餵食注意重點
餵食內容:貓用奶+泥狀食物
4周大:貓用奶5cc(1茶匙)+1/3罐泥狀食物
5周大:貓用奶5cc(1茶匙)+1/2罐泥狀食物
6周大:貓用奶5cc(1茶匙)+1罐泥狀食物
不用強迫小貓硬性離乳,8周內喝奶都尚屬合理範圍。
初期轉餵離乳食品時,小貓若拉稀,建議換回貓奶2天後再嘗試離乳食品。
固態期(6-8週奶貓)餵食注意重點
1.貓咪代謝能熱量佔比:
脂肪55%、蛋白質35%、碳水化合物10%、其餘營養素5%
2.貓咪所需的脂肪為什麼這麽高?
脂肪其實是貓咪必需的營養,成貓每日攝取的脂肪熱量佔比大約50~65%
幼貓因為腸胃尚在成長發展中,食物太油會讓幼貓容易拉稀,故降至45~55%
市面上罐頭多屬副食罐,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高,容易導致幼貓攝取不到足夠的營養,發育不良。
奶貓正常情況每周體重增加約70g~120g,若低於標準建議諮詢獸醫。
餵小貓常犯3大禁忌
1.餵牛奶:貓咪無法消化高乳糖的牛奶,最接近動物奶的是羊奶
2.一日太少餐:小貓腸胃尚未發育完全,必須少量多餐吸收避免營養不足或軟便
3.冰箱拿出來直接餵:小貓腸胃敏感,食物需隔水加熱到比體溫略高才可以餵食
餵食幼貓小撇步
1.選擇單一肉源:減少拉稀、腸胃不適
2.減少魚底的食物:魚肉底的食物,容易導致幼貓口味變重
3.使用碗架:避免吃到全身髒,減少因食物停留導致下巴長粉刺
4.更換不同肉類:讓貓咪有更高的嗜口性,必須從小開始培養
以上就是餵食小貓的各種應對方案,一起陪新生的毛孩度過最可愛又最難熬的小時候吧!
貓派|幼母貓主食罐(這裡逛逛)